陈同甫:醉中挑灯看剑的主角,亦是短命状元

尊贵的读者们,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个传奇故事,主角是历史上著名的“醉中挑灯看剑”的风流才子——陈同甫。他不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状元,更是一位短命的才子,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令人感慨的事迹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,感受他的聪颖才华和不凡魅力。

陈同甫:醉中挑灯看剑的主角,亦是短命状元

我们学过辛弃疾的一首词,开头便是充满张力的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”这首词的词牌是破阵子,同时也是写给另一个人的——陈同甫。

陈亮字同甫,南宋思想家、文学家。下面,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这位辛弃疾的好朋友。

一、永康陈氏

浙江永康的陈氏在当时可谓是名门望族,家族起源于东汉,最出名的人物是陈群。到了南北朝就更不得了,“宋齐梁陈”中的“陈”便属于该家族。

这样的丰厚底蕴,自然塑造出不一样的家族风气。陈亮的曾祖父曾经主动前往东京汴梁守城,后死于抗金的战斗中。

其祖父学习成绩不算很好,屡试不第,后来弃文从武还是没有起色。这看似是一个失败的人生,但对于陈亮来说却是极大的财富。等到陈亮出生的时候,家庭已经中落,父亲为了生计被迫远走他乡,陈同甫从小是被祖父母养大的。由于祖父文武双修,自然开阔了小陈亮的眼光。

史书上说,陈亮从小就为人豪迈,与那些苦读诗书的孩子不同,陈亮更喜欢谈论军事,研究古代英雄的事迹。18岁时,他总结了几位古人用兵成败的事例,融合自己的想法,写成了一部名为《酌古论》的合集。

当时正是宋孝宗执政期间, 朝廷还是希望收复北方失地,尚武意愿比较强烈。当地的知州周葵看了《酌古论》,赞陈亮为大才,将其重点培养。

几年后周葵升任参知政事(相当于宰相),陈亮被聘为幕僚,开始参与政治谋划。有人会问了:让陈亮做官岂不更有利于发展?

这个道理陈亮自己也明白,他不是没考,而是连考两次都没中。

为了不让陈亮丧失信心,周葵聘其为幕僚,放在身边继续培养。周葵这个人是主和派,而陈亮是标准的热血青年,在对金政策上两人的观点互相对立。但即使这样,周葵还是选择包容陈亮。

当然好日子总有结束的时候。公元1164年,周葵被罢相,陈亮由此离开了南宋的政治中心。

二、永康学派

陈亮考不中进士并不是因为没有努力看书,而是他压根就没看书。宋代虽然不像明代一样指定“四书五经”作为教科书,但考试内容也是围绕儒家经典进行。

当时的朱熹俨然已是儒家一圣的做派,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体系。陈亮的老师周葵包括后来的王阳明都在研习心学的学问。

而陈亮看不上朱熹的著作和陆九渊的理论,他是唯物主义者,他更欣赏王安石和张载的思想。这位不甘平庸的人物开始宣扬自己的“道”学说。

陈亮的“道”和道家没有联系,还是一种不算成熟的古典唯物主义理论。

而这条路并不平坦,首先他没有通过科举。在当时人的眼中:你连个文凭都没有,还想教我怎么做事?

其次,当时的陈家已经彻底衰落。父亲入狱,祖父在忧心中郁郁而终。家徒四壁的陈亮娶不起老婆,被迫入赘到好友家。

试想,这样一个家庭失败、事业全完的人做讲师,有几个学生能有信心听课?

如果说心学是对儒家理学的完善,那么陈亮的“道”便是与朱熹的针锋相对。理学的中心思想之一是让人“独善其身”,以道德标准作为君子的尺度。

陈亮认为,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德才兼备的英雄豪杰,应该顺应历史潮流以天下为己任,君子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。

因陈亮是永康人,他所创造的这一门思想也被称为“永康学派”。

三、力主抗金

经过秦桧的多年主政,再加上宋孝宗的北伐失败,主和逐渐成为南宋朝廷的主旋律。而这是陈亮非常看不惯的,从小就谈军习武的他自然是铁杆的主战派。

公元1168年,陈亮上书朝廷反对议和、力主抗金,这便是著名的《中兴五论》。只可惜当时朝廷置之不理,这也是陈亮被迫回乡讲学的原因之一。

10年后,陈亮再次上书。宋孝宗看到陈亮的文章后深受感动,准备“违规提拔”。但皇帝对这个人并不熟悉,于是命大臣代自己进行考察。

第一个去的是当时的权臣曾觌,陈亮十分不齿其为人,曾觌前来拜访的时候,陈同甫这位大哥竟然从自家跳墙跑了。

如此羞辱权臣,自然得到了报复。曾觌回去之后向皇帝百般诋毁陈亮,甚至还指使刑部官员诬告他有罪。

宋孝宗不是很相信,又让宰相王淮再去考察。别看陈亮的理论与朱熹针锋相对,但两人却是思想上的好友,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学识。王淮对陈亮没什么意见,却极端厌恶朱熹。“恨屋及乌”下将陈亮也PASS了。

这下彻底失去了机会,陈亮的仕途可以说已经实亡,不得志的他遇到了同样不得志的辛弃疾。“梦回吹角连营”的“梦”不正是哀叹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吗?

四、短命状元

仕途失意的陈亮继续走霉运,几年间他家连遭几场命案,在司法部门的干预下,陈亮成为罪犯并多次入狱。

公元1193年,51岁的陈亮再次出征,参加科举。他的策论深受当时的皇帝宋光宗赏识,皇帝御笔亲点其为状元。陈亮的一生看似出现了转折。

但多年的监狱生涯严重摧残了其身体,仅仅一年后,陈亮便溘然长逝。按照科举举行的时间,他用30多年时间奋斗出来的状元,当了仅仅半年而已(死于第二年3月)。

虽然是个短命状元,可陈亮创立的唯物主义理论却被后世铭记,远超其他南宋状元。同时,他还交了个名叫辛弃疾的好朋友,大家学到“醉里挑灯看剑”时,难免要看一下谁是“陈同甫”。

作者: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

参考资料:《辛弃疾传》、《说南宋:151年的偏安之痛》、《陈亮研究——永康学派与浙江精神》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